欢迎访问西迪斯翻译-官方网站! 翻译热线:023-6122 0666、139 8361 5252
首页  >>  新闻资讯  >>  翻译经验

新闻资讯
NEWS

佛经翻译的“意译”与“直译”之争

作者:翻译公司        发布日期:2021-04-22        点击量:6


【翻译公司】佛经汉译 Buddhist sutra translated into Chinese

西汉末,丝绸之路已经开通,我国与西域诸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交流频繁,佛教也通过商人和使节传入中土;朝野开始致力于佛经翻译,我国翻译事业随之兴起。东汉初期,公元69年,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——白马寺在洛阳建立,这也是我国第一所译经寺院,一批重要的佛经译本由此问世。我国佛经翻译事业以隋唐为鼎盛。此后逐渐衰落,到北宋仁宗景祐年间,佛经译场停顿。元、明、清三代虽有译经活动,但已不足道。

在我国近千年的佛经翻译史中,意译直译之争贯穿始终,两者起伏跌宕,彼此消长;两者又交相辉映,孕育新译。在整个译经活动中,外来僧人始终是主体,他们不谙汉文;常有民间信徒担任助译,也有文人学士奉敕润文。就翻译方法而论,只是依靠转写。直至玄奘时期,我国佛经翻译事业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,翻译方法也更趋完善。“若玄奘者,则意译直译,圆满饱和,斯通之极轨也。”玄奘直译意译兼顾,确切地表达了佛经的原意。形成一种清新质朴、庄严凝重的独特风格。佛经翻译在我国持续时间长、影响大,导致佛经逐渐融入我国的本土文化结构,但是佛经翻译和外来译者却始终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地带。国家和地方的统治政权经由多种途径制约佛经翻译和外来译者,使之成为强化政权职能、巩固意识形态的辅助方式。

(西迪斯翻译原创文章--未经授权请勿转载)

企业订阅号

业务联系号

服务电话:023-6122 0666、139 8361 5252    |    服务邮箱:sdschn@163.com     |    业务微信:sidis111     |    公众号:西迪斯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Copyright © 2017-2020 重庆西迪斯翻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    渝ICP备19015804号-1      sitemap.xml

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2677号

023-6122 0666 QQ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