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翻译公司】等值翻译 equivalent translation
翻译对等(translation equivalence)理论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。等值翻译理论建立在现代语言学理论成就的基础之上,是翻译科学的发轫,随着语言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而发展。20世纪50年代,国外学者运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,开始提出等值翻译理论。苏联费道罗夫1953年在《翻译理论概要》一书中指出:“翻译的等值就是表达原文思想的完全准确和作用上、修辞上与原文完全一致。”布拉格学派的美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森(R.Jakobson)1959年在《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》中提出在语际翻译中“信息对等”的概念。英国的卡特福德(J.Catford)1965年在《翻译的语言学理论》中,又提出“行文对等”论,指出翻译时间的本质在于寻求“等值成分”(equivalent),而翻译理论的中心任务则在于界定等值成分的本质和条件。苏联译论家巴尔胡达罗夫1975年在《语言与翻译》中,借鉴了语言学的最新成果,强调全文语义最大限度的传达和话语功能的对应是等值翻译的核心,即从音位(字位)、词素、词、词组、句子、话语六个层次看,具有“必要和足够层次的翻译即为等值翻译”。我国学者吴新祥等在借鉴以上译论时,更吸取了结构语法、交际功能语法、转换生成语法等有益成分,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《等值翻译初探》(1984)和《等值论与译作定量定性分析》(1985)中,把语言按五个静态等级(从词、词组、句子、句群即超句体,最后统归于篇章级)和三个动态层面(从语法结构表层,经修辞层,最后服从于语义深层),进行切分组合成十五个等值语言平面,来立体地评估译作与原作等值的程度,以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译作做出定性分析。在翻译转换时,由于语言的民族、文化特点,译文难以和原文绝对等值,译者的任务是争取达到最大可能的等值,译者的任务是争取达到最大可能的等值,首先是意义上的等值,其次是风格和美学效应上的等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