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经验之非正式文化(informal culture)
作者:重庆翻译公司 发布日期:2021-04-19 点击量:10
【翻译公司】非正式文化 informal culture
霍尔(Edward T.Hall)在《无声的语言》(The Silent Language,1990)中,把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,即技术文化、正式文化和非正式文化。所谓非正式文化,是没有惯例的文化。这种形式的文化,既不是教会的,也不是学会的,而是非正式地获得的;更重要的是,是无意识地(out-of-awareness)获得的。根据霍尔的说法,这个术语由精神病学家沙利文(Harry Stack Sullivan)创用。他用这一术语把个性中的我们自己能意识到的部分(in-awareness)与我们自己无意识但别人能看到的部分区分开来。这一概念可追溯到弗洛伊德(Sigmund Frued)。他认为,控制我们自己的不是意识,而是无意识。这种无意识植根于孩提时期的记忆中,并引导了我们成人的生活。
我们感情上的反应,并反映出自己本我的,正是这种无意识。这一层次是:“不是他说了什么,而是他怎么说的”。根据言语行为理论,我们对言外之力做出反应,而不是对言内之力做出反应。正如霍尔支出的,在这一非正式层面上,我们的反应是无意识的——但决不会在技术的层面上。换句话说,我们是对话语的内涵意义做出判断和反应,而内涵意义是取决于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判断,是隐含在词义之中的。卡坦用小说The Bonfires of Vanities中的一个片断作为例子说明这一非正式文化层次。
小说主人公Sherman McCoy穿着便装,带着他的宠物狗走出高级公寓的房间去遛狗。在电梯里遇到邻居Pollard Browning。Browning上下打量了McCoy和他的狗,打招呼说:“Hello,Sherman”。这称谓,这四个音节的简短的招呼,发出的信息很明确:“你,你的着装和你的狗玷污了我们用桃花心木镶嵌的新电梯。”我们只能植根于派克大街(美国纽约市的豪华大街)的合作公寓的文化中,才能理解Browning的反应,并对此做出自己的反应。Sherman感到愤怒,但他弯腰抱起了狗。根据言语行为理论,“把狗抱起来”是言语效果行为。Sherman发现,这一效果出于自己的无意识行为。(郭建中)
(西迪斯翻译原创文章--未经授权请勿转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