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翻译公司】母语原则 mother tongue principle
为保证质量,认为翻译应该遵守从非母语译入母语的原则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6年发布的关于译法保护者和译作权利以及提高译者地位的建议(《内罗毕宣言》),主张“译者应尽可能将作品译入其母语或其有同等程度掌握的语言”。国际翻译家联盟在其网站上特别强调“职业译者应该从事译入母语的工作。”许多国家的翻译协会在其职业行为规范中,明确要求其成员译入自己的母语,除非译者真正拥有双语背景。在西方口译界,按照惯例,译员原则上只译入母语。许多业内人士,包括欧美翻译、语言学和文学界一些学者否认非母语翻译行为的合理性,或者对此类译作的质量持怀疑态度,认为理想的翻译就是从外语到母语。在纽马克(Newmark)看来,译入非母语的作品语言往往不够自然,充斥“无法接受而且不大可行的搭配”,唯有译入惯用语言,才有可能取得最为令人满意的效果。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,人们通常会想当然地认为翻译的方向就是译入母语。韦努蒂(Venuti)也强调翻译的目的语必须是译者的母语。(马士奎)不过,这一原作与我国国情及翻译现状不符。在“走出去”“一带一路”的时代背景下,我国文化外译、国际交流的体量大、范围广,中译外不可能依赖外籍人士,必须着力培养本土译者。